可贵公民意识构建理性社会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可贵公民意识构建理性社会

  省委书记汪洋曾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广东的当务之急。社会建设已经不再是政府大包大揽即可搞定的工程,必须借助公民社会的建成,借助有理智、有思想、有担当的公民的参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全民修身行动的氛围中,我们每位公民的自觉、自省、自我提升行动,是对修身行动最好的回应。在我市全民修身行动的氛围中,许多市民用自己的这种自觉意识,构筑了一个愈发理性、和谐的社会。
  今年,韩建华是新晋政协委员,这位自主创业的企业老板,自从当选为政协委员,除了做好自己的企业外,他就开始关注身边的事,争取行使好一位政协委员的职责。中山“两会”上,他带去了5份建议,盲道建设、产学研合作、节水、旅游产业、城市地下管网都有涉及。为了了解我市的盲道建设情况,韩建华利用周末时间,踩着单车走完市区所有的街道,大概每天行程20公里,历时一个多月,并拍下了200幅图片,“盲道建设充分体现城市文明对残障人群的人性关怀。”韩建华表示。
  “求求你,别冲红灯”。去年6月,小龙在兴中道十字路口举牌 “求求你,别冲红灯”,阿楚在一旁记录。因此就有了风靡网络的“中山举牌哥”,小龙和阿楚在兴中道、起湾道中山路十字路口,博爱路银通街十字路口举牌,每个地方举了十几分钟,希望通过这种类似于行为艺术的行为,唤起人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这一行为虽然受到争议,但得到很多网友的力挺,“有创意、有热情、有智慧、有担当,这样的年轻人不正应当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良好素质吗?不正是中山未来的希望所在吗?”笔名为“一尺雪”的作者为此专门发表评论。
  我市不乏这样有热情、有担当的年轻人。2月2日,连桂鹏背上行囊,骑着自行车开始北上的旅程 。 “我一直有个梦想,骑行万里来宣扬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连桂鹏表示。 从2月2日开始,他平均每天骑行100公里左右,途经广东、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6个省,目前行程已超过2000公里。说起此行的初衷,连桂鹏表示,除了趁年轻,想出去走走外,还有个更重要的目的——宣扬博爱中山。“我是中山人,孙中山先生一直大力提倡博爱,所以我希望能向更多的人宣扬这种精神。”为保护和留住中山古建筑而奔波于街巷之中的本土年轻人,为了了解金钟水库内古迹而四处查找典籍的探险爱好者,为了救助患重病的女孩而自发设立帐目明细的媒体记者,风雨无阻、自觉组织起来维护学生上学安全的家长义工……他们早已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自我格局,自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能够让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公民自省行动要注重“现代性”——专访市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邱灼松

  全民修身行动,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自我审查行动和提升行动,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公民自省”行动也是全民修身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市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邱灼松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代公民自省,最重要的就是要强调公民意识的“现代性”。
  邱灼松称,“公民”这一词语,本身便是和现代的民主政治联系起来的,建立在民主制度基础上的。因此,现代公民表现在“现代性”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从政治角度来说,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就是自己的,不能有臣民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权利是公民必须争取的。”邱灼松说,首先是立法权,法律是现代人们表达意志的主要途径,同时,在执法、司法和守法的过程中,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又是监督的主体;其次,在法律的意义上将,国家是人民的,人民需要在这社会行使权利,因此,充分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很重要,如何热心的参与进去,并选出自己的代表,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基础。
  邱灼松表示,在民主意识的基础上,当前作为一名现代公民,还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他说,在现实中,人民和政府的关系有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政府是施惠于民;第二个误区,则是人民对政府不是很信任,某些地方的群体性事件表明,人民又走到了政府的对立面,而这都是公民不成熟的表现。
  邱灼松认为,作为一个公民社会,政府既然是人民选出来的政府,人民和政府应当有一个共同的感情在里面,应当对其保持必要的尊重、信任。当然,政府是人民选出来的,同时又有严格的监督和鞭策在里面。
  “从目前看来,当前人民在扮演现代公民这一点上是做得不够好的。”邱灼松说,首先,在现代公民社会里,公民对民主的参与是要求和品质都是较高的,但当前看来,普通市民除了遇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基本都是“高高挂起”,即便有表达意见和互动的渠道,人们似乎也毫无兴趣。
  邱灼松说,比如民主意识这块,选好代表本来就是对自己的负责,对法律的践行,但在这一方面,作为一名现代公民,还应当努力。又比如,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种类似仇官等很负面的情绪,这也不是现代公民所应有的表现。而这一切,都应当从意识到一位现代公民的“现代性”开始。

微调查: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 瑜俊:在过斑马线时,有些驾驶人员为了抢最后几秒,脚下油门猛踩,汽车呼啸而过;有些驾驶人员在经过没有红绿灯设施的斑马线时,根本就不减速,生怕停下来因避让行人而耽误他们的时间,在车辆的风驰电掣之间,行人惶恐不安。和谐社会,希望“人让车让出一分安全,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

  @ 程若燕 公车上本身已经出于拥挤状态,总有人大声没完没了的讲电话。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排队,总有人来插队,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夜晚在路上行走,对面的车开远光灯,很不舒服。电梯里公车上总会有人吸烟。我做得不好的就是面对这些行为选择沉默没有上前去理论争执。

  @anne_towne 乘车应排队,依次先下后上,不乱挤乱撞,不要抢占座位,主动让座。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当集体外出,进入公共场所时要保持安静,也不得大声打招呼。在集会期间要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 蓝莓MELODY 我印象深刻的不文明行为有插队,无论是在超市,银行还是政府部门办理业务,都有人不顾后面人感受,只图自己方便;还有在电影院打电话,放任小孩子喧哗,都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我认为在公众场合最应注意的是推己及人,即要尊重他人,爱护环境,适时约束,做一个有公德心的公民。

  @ 豆豆422203 公共场合抽烟这种不文明行为应该要制止.现在商场.公交车上基本上已是无烟区.但酒楼茶肆里还是免不了吞云吐雾.这种危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理应制止。

来源:中山日报2012-03-26 记者:黄启艳、陈恒才

 



上一篇: 孙中山故里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家园将从文化入手
下一篇: “孙文西路步行街不能丢了人气”<br/>——国家文物保护专家为百年老街发展“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