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之乡”绍兴为何“盛产”文史馆员?

首页 > 资讯 > 文博信息

“名士之乡”绍兴为何“盛产”文史馆员?

  10月28日,浙江绍兴古城张马弄17号——绍兴市文史研究馆一楼展厅热闹非凡,数十名文史馆员、文人雅士相聚于此,欣赏“20位绍兴籍省级以上文史馆员精品展”。
 
  记者疑惑——绍兴为何“盛产”文史馆员?
 
  绍兴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冯建荣介绍说,作为素有“名士之乡”美誉的绍兴,自然是文史馆员的重要“原产地”。
 
  据了解,文史馆员制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运用于人民政权建设的创举,是党和政府与知识界、文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该制度建立70年来,集聚和团结了一大批有重大声望影响、有非凡学术成就的各界精英。其中,绍兴籍文史馆员更是灿若星河。
 
  譬如一代国学大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马一浮,著名画家、首批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半丁,以及俞家骥、林岫、寿洙邻、陈炳华、葛剑雄等一批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还有余任天、徐生翁、李鸿梁、张拯亢、斯道卿等各省份及直辖市中的绍兴籍文史馆员。
 
  一名名文史馆员不断展示着“名士风采”,刷新着“名士之乡”金名片。
 
  在绍兴市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杨水土看来,孕育出众多文史馆员,与绍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紧密相关。从历史长河看,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绍兴,涌现了“书圣”王羲之、“明代三才子”之一徐渭、“大文豪”鲁迅等各领域翘楚。
 
  “绍兴文化资源丰富,文史基础非常扎实,文史专家学者众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在“20位绍兴籍省级以上文史馆员精品展”开幕仪式上表示,希望未来通过更多省、市联动,共促文史学术创作、文史教育与传播等领域发展。
 
  记者从展览中获悉,展出的50幅书画作品来自不同馆藏或个人收藏,均由20位绍兴籍省级以上文史馆员创作。其中,以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郭学焕为代表的6位绍兴乡贤情系桑梓,为此次展览进行了专题创作。
 
  郭学焕创作的两幅书法作品均提到了“初心”二字。他受访时说,希望通过书法作品,让文史馆员和社会各界都能从中感悟初心,继往开来。
 
  “这次展览让我感受到,发挥地方文史研究馆的阵地优势和功能作用不是一句空话,它确实有很大的价值空间。”郭学焕如是说。
 
  文史记春秋,盛世展华章。绍兴市政协副主席张宪疆在该展开幕仪式上表示,该展向当代绍兴人展示了本土文史馆员深厚的艺术功力,以此致敬前辈、激励后人,希望借此进一步擦亮绍兴“名士之乡”金名片,增强文化自信自强。
 
  据悉,绍兴市文史研究馆是浙江省首个地级市文史研究馆。冯建荣谈及,该馆被赋予“城市文化客厅、城市文化窗口”的使命,将朝着梳理文史脉络、宣讲文史故事、当好文史参谋、团结文史队伍等方向努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10-28


上一篇: 什么样的文创更吸引年轻人?受访青年认为要融入传统文化
下一篇: 22件中轴邮品作品突围 助力中轴线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