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大批人员流动各地如何承接离汉人员? - 抗击疫情 -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_伟人孙中山
English日本語微信微博

首页 > 抗击疫情 >

“解封”后大批人员流动各地如何承接离汉人员?

       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封”,75个离汉通道打开,17个铁路客站重启,机场国内航班恢复,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绿码”开始有序流动。据不完全统计,8日当天有5万多人乘坐火车、7000余人乘坐飞机离汉。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有更多滞留武汉人员离开,各地将如何迎接?
 
  ■各地有序对接,首批列车旅客四成前往珠三角
 
  据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8日当天,有276列旅客列车从武汉地区各站开往上海、深圳、成都、福州、南宁等地,其中武汉地区始发54列,共有5.5万余名旅客乘坐火车离汉。其中,去往珠三角地区的旅客较为集中,占离汉旅客总量的四成左右。
 
  民航局数据显示,8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离汉航班107班,旅客7100多人次。飞往成都、海口、深圳的航班量位居前三,占比20.6%。
 
  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副组长耿庆山介绍说,根据大数据,预计武汉返粤人数在7.5万至9.5万之间。据了解,8日有3200余名武汉旅客抵达广州南站,从武汉乘坐始发终到列车到深圳的旅客2800余人。
 
  记者从上海铁路局获悉,4月8日当天,武汉三大站出发到沪的列车共17趟,其中13趟高铁当日到达,4趟普速列车次日到达,预售武汉返沪车票2300余张。
 
  8日,有866名旅客乘坐火车抵京。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自3月25日以来,已有6.1万余名滞鄂北京人员安全有序返京。目前经统计,有1.1万余名滞留武汉北京人员拟返京,计划每天进京约1000人。
 
  ■各地强调加强核酸检测 充分发挥信息直报作用
 
  多地防控人士表示,“解封”不等于“解防”,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各地对于抵达的离汉人员如何进行防控管理?
 
  8日,记者在北京实地探访对离汉返京人员“手递手”转送的过程。G4802次列车下午到达北京西站后,停靠在专用站台,返京人员沿专用通道出站进入接转区。16时许,西站朝阳转运组将当日返京人员接至位于昌平区的一处集中观察点。记者看到,返京人员下车后直接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介绍,检测结果将于9日出来。离汉7日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人员,可当日返回社区居家隔离。
 
  社区防控如何进行?据悉,目前北京、广东、浙江、河南等地都对离汉人员提出核酸检测要求。北京要求滞留武汉的北京人员返京前7日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期满之前还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浙江对近14天来自武汉的人员开展检测,相关信息将纳入健康码管理。河南要求对武汉来豫返豫人员免费核酸检测,做好后续的信息登记工作,不得采取歧视性措施。
 
  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8日起,持湖北健康“绿码”入深且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武汉人员不需进行14天居家或集中隔离。
 
  4月8日,记者在上海火车站、社区采访看到,虽然当天有不少旅客从武汉来沪,但上海并没有特殊防控措施,只需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上海有遍布各处的发热门诊,能及时发现病人,迅速诊断追踪,所有密接者及时隔离,从而从容应对。“防控体系就在身边,在基层一点一滴中。”张文宏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多地疾控人士建议,各地在下一阶段的疫情防控中,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与机制统筹,将个案调查信息及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以便及时应对。
 
来源:中山日报       2020-04-10




旅游服务